與孩子一起“聊書”
- 來源:愛和樂教育服務有限公司
- 點擊數(shù):942
- 發(fā)布日期:2013-04-24
在與孩子一起讀完書后,許多大人喜歡向孩子提問或要求孩子復述故事。這樣的做法主要是想考察孩子是否理解了故事、是否記住了故事。這的確是一種方法,但未必是最好的方法。不少孩子對這樣的考察感到不耐煩,而他們的反應又令大人不滿意。有的孩子甚至漸漸對共讀活動感到厭煩。
2002年獲得國際安徒生獎的著名英國作家錢伯斯先生也是一位閱讀教育專家,以他為核心的一個教研小組在經(jīng)過30多年的研究后認為,幫助孩子對閱讀素材理解的最佳辦法是“聊書”,為此他還寫了一本專著《說來聽聽》。
與孩子聊書通常也是從一些問題開始,但這些問題并不是要考察他是否理解正確,而是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想法來。因此這種聊書應當是無壓力的、發(fā)散性的、結論開放的。錢伯斯特別強調,與孩子聊書最好以“說來聽聽”這樣輕松的用語開始,而不要以“……是什么意思”這樣有點兒咄咄逼人的口吻開始。
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與他人共同經(jīng)歷過某件事情后,共同參與者就這件事情有許多可以交流的話題,也更加容易在交流中獲得認同。親子共讀中大人與孩子的關系就類似這種關系。我們的真正目的是幫助孩子理解,并從中獲得快樂。所以重要的不是讓孩子“答對”,重要的是通過交流使雙方獲得認同,大人對虛構故事與現(xiàn)實生活的理解也自然而然地傳導給孩子。
與孩子聊書的過程中,大人與孩子的關系是平等的。大人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和閱讀經(jīng)驗,自然在理解的深度上是孩子所不能及的。但是孩子天真率直,沒有那么多近乎成見的思維定勢,而且特別善于發(fā)現(xiàn)細節(jié)。在對故事的理解上,大人并不總比孩子高明。因此在聊書時,大人需要蹲下來,不要高高在上。